每周五,小澳都将在这里等您,为您梳理近期值得关注的头条事件。以下,是今天筛选出的4条速览:

1、中国对45国免签升级!新增瑞典

2、在美外籍员工危,H1B将出更严新规

3、11月5日起,港澳人才往来再添便利

4、加拿大2026-2028年移民水平计划出炉

01

中国对45国免签升级!新增瑞典

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、持续便利中外人员往来,中国官方决定延长免签政策至2026年的12月31日。

这一次中国免签的国家包括:

法国、德国、意大利、荷兰、西班牙、瑞士、爱尔兰、匈牙利、奥地利、比利时、卢森堡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波兰、葡萄牙、希腊、塞浦路斯、斯洛文尼亚、斯洛伐克、挪威、芬兰、丹麦、冰岛、摩纳哥、列支敦士登、安道尔、韩国、保加利亚、罗马尼亚、克罗地亚、黑山、北马其顿、马耳他、爱沙尼亚、拉脱维亚、日本、巴西、阿根廷、智利、秘鲁、乌拉圭、沙特、阿曼、科威特、巴林。

官方还宣布在原本的免签国家之外,将瑞典也加入到免签的行列之中。从2025年11月10日开始至2026年12月31日期间对瑞典单方面免签。

上述国家公民持有普通护照,不论是来中国经商、旅游观光、探亲访友还是交流访问,只要在中国逗留不超过30天时间,就能免签入境!

02

在美外籍员工危,H1B将出更严新规

近日,美国佛州州长表示,已指示该州最高高等教育管理机构禁止州立大学雇用H-1B持有者,这无疑是把外籍员工的留美之路都给堵死了!暂且不论佛州这场风波将如何落幕,一个更现实的议题早已摆在眼前:美国针对H-1B签证制度的改革不断加码。接下来可能更加恐怖,特朗普政府H-1B改革接下来会打出更狠的一拳:由劳工部出面要求大幅调高H-1B工资标准!

据《福布斯》(Forbes)最新报道,美国劳工部(DOL)正准备推出一项新的工资改革方案,这项政策一旦生效,不仅会重塑H-1B签证与职业移民(PERM)的薪资标准,甚至可能彻底改变外籍高技能人才的就业格局。最引人注目的是:部分岗位的入门薪资,或将高达每年20.8万美元!

据消息人士透露,新规或参考2021年特朗普政府时期的版本。当年的改革方案,将H-1B与PERM的四个工资等级“百分位”,从原来的17%、34%、50%、67%,直接提升至35%、53%、72%、90%。这意味着:雇主必须支付的H-1B薪资,要比同地区同行业的平均工资高出至少35%到90%,才能获得批准,对于刚毕业的留学生、初级工程师、以及预算有限的中小公司而言,这无疑是雪上加霜。

在签证名额紧缩、工资标准暴涨的背景下,靠H-1B留美的难度正持续上升。反观另一条路径“EB-5投资移民”,正成为越来越多家庭规划长期留美的核心方案。

03

11月5日起,港澳人才往来再添便利

11月3日,国家移民管理局(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)发布公告决定实施支持扩大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10项创新举措。涉及通关、出入境、办证、探亲等各方面,在人才流动方面政策更便利,尤其是针对与港澳往来的人才。

扩大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范围

自2025年11月5日起,在北京、上海、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上,在长三角、京津冀地区全域,以及全国所有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。

在上述区域工作的内地杰出人才、科研人才、文教人才、卫健人才、法律人才以及其他人才,可凭人才主管部门、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等出具的有关人才证明,可申请办理有效期1至5年不等的多次往来香港或者澳门人才签注,每次在香港或者澳门停留不超过30天。

促进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跨境流动

从2025年11月5日开始,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(深圳园区)将推出多项新措施。

对于在合作区科研院所、科技创新企业等机构工作的内地人才,经合作区深圳园区管理部门备案后,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可予签发3年多次有效往来香港、澳门人才签注,申请时免予提交人才证明。允许新兴、初创企业首年度免纳税额办理往来港澳商务备案,对高新技术、高端制造等重点企业机构往来港澳备案人数名额予以倾斜。

在皇岗、福田口岸设置合作区专用通道,允许深圳园区内企业机构工作人员经福田保税区一号通道入出境,为经常进出合作区的企业机构工作人员提供边检快捷通关便利,为因重大项目、重要活动等需紧急进出合作区人员提供预约通关服务。为运输科研物资进出合作区车辆开设绿色通道,优化通关查验方式,提升科研物资通关效率。

04

加拿大2026-2028年移民水平计划出炉

2025年11月4日,加拿大移民部(IRCC)正式公布《2026—2028年移民水平计划》。

1. 加拿大2026–2028年移民水平计划:永久居民接收目标稳定在每年38万人。

2. 经济类移民占比提升至64%,持续强化“人才优先”战略

3.临时居民(Temporary Residents)接收目标将从2025年的673,650人锐减至2026年的385,000人,并在2027–2028年进一步降至370,000人。这意味着在两年内,临时居民总量将削减近50%。

与去年的“急踩刹车”相比,新计划既延续“总量收紧”的主旋律,又在内部结构上暗含三大转向:经济类权重再抬升、配偶团聚门槛精细化、法语与偏远通道被“加倍下注”。对于正在观望或已递交案件的中国申请人而言,未来36个月将是“窗口缩窄但红利集中”的关键期。

好了,以上就是本期《澳星头条》,我们下周再见吧!

information

相关文章

Copyright © 2022-2025 Austar Group LtdDisclaimerPrivacy网站地图